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凯时尊龙

井巷深处一面旗——记五矿二十三冶优秀共产党员刘卫平

日期:2017-01-03

    原文链接:http://paper.cnmn.com.cn/content.aspx?id=128381&q=3897&v=8

 

    刘卫平是从普通工人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一名基层项目管理者的。他在五矿二十三冶先后当过矿工、技术员、安全总监、党支部工会主席、生产经理,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对于已在矿山井下摸爬滚打24年的刘卫平来讲,工作早已融入他的血脉。坚持是他的习惯,尽责是他的品格,工作是他的生命。在幽暗的井巷深处,他以实际行动处处彰显着党员的先进性。
  2013年因工作需要,43岁的刘卫平把浓浓亲情打进背包,毅然来到贵州,担任贵州李家湾锰矿深竖井项目部副经理。
  工地上只要有人干活,就能看到刘卫平不知疲倦的身影,用他自己的话说:“心里总有牵挂,一天不去工地转转,就觉得不踏实。”
  刘卫平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工地,头戴安全帽,拿着手电筒,和工人们一同下井,顺着井巷逐一进行检查,掌握项目整体生产进度,协调解决现场各种问题。检查中,他总会耐心细致地提醒工友们,要正确佩戴安全帽,注意不触碰运输线上的摩电线路,并一遍又一遍地给施工班长、工人讲解应做好的日常工作,现场的一些安全隐患以及注意事项。
  李家湾项目的盲斜井有400多米长,井下地温较高,他每次都坚持爬斜井进入各个工作面,上井的时候总是衣服都湿透了。搞安全出身的他深知安全就是效益,从安全设施、绞车、轨道,再到两巷顶板支护质量,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个作业点他都要跑上几趟。针对查找出来的隐患,现场能整改的立即整改,决不让隐患隔班过夜。“安全没有特区。”这是刘卫平经常对工人说的话。
  在刘卫平看来,项目管理最关键的就是排兵布阵。首先体现在“工料机、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进行超前筹划、全面预控。大到大型施工方案、机械调配,小到各个工种的人数,哪些具体的人员等,全面考虑并逐个问题一一解决。他综合考虑到后期运输通道问题,电缆的预埋管在场地硬化时都考虑到位,确保了巷道施工完成,场地也布置到位,无返工活,无重复劳动,无反复破除的活。为了随时了解施工情况,他将电话牵进了自己的宿舍,正如他所说:“睡觉都有一只耳朵留在现场。”
  在那艰难的日子里,刘卫平每天跟班在现场,指挥协调不同工作面的施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和解决施工难题。项目地质条件复杂,深井下高温缺氧,空气浑浊,工序繁多,施工难度大。面对困难,他的心中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因为他坚信只要有百折不饶的精神和善思敏行的态度,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他深知从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入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生产进度才能抓上去。改造工程工作量大、人员紧张,作业环境恶劣,他却顾不上自己的感冒发烧,和工人一起在千米深井下安装通风机和风筒,反复调试通风效果,最终混合式通风系统形成,矿井温度大大降低。
  有一次,凌晨一点多钟,井筒中转水仓里的潜水泵不排水了,不一会儿功夫,水仓就蓄满了水,井筒内已是淋雨如注。故障就是命令,抢修就是责任。接到通知后,他带领机电技术人员急速奔赴现场展开抢修。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争分夺秒,干得满头大汗,拆卸的、焊接的,大锤、大管钳……各自发挥检修技能,无暇顾及疲惫和饥饿。直到设备恢复正常,大家才松了口气,露出疲惫而开心的笑容。
  “最踏实的时候是项目井上井下有人干活,工作在平平安安中往前推进,团队都在齐心协力创效益。”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了刘卫平面对工期压力,夜以继日劳作的担当。刘卫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以满腔的热忱让矿井深处的党旗更红,不断谱写共产党员奉献矿山的绚丽篇章。

所属类别: 媒体报道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网站地图